2025-05-15 IDOPRESS
新冠疫情升溫,今年已經有43例個案死亡。(圖/Pexels)
新冠疫情升溫!疾管署昨(13)日公布,本周5月10日至5月10日新冠門急診就診計9,978人次,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237例,其中43例死亡。小兒科醫師王韋力示警,疫情上升恐怕與「新冠不斷進化」有關,醫界目前也難以預測這波疫情何時能趨緩。
根據《NOWNEWS》報導,王韋力表示,新冠病毒與流感同屬呼吸道疾病,通常在秋冬季節較為流行,但今年春夏時節流感病例明顯減少,新冠卻異常升溫,推測原因可能是新冠不斷進化,加上本季JN.1新冠疫苗接種率偏低,導致疫情有升溫趨勢。
王韋力指出,臨床觀察發現,新冠對兒童影響多為輕症,有些症狀甚至比流感還輕微,反觀成人感染後反應較為強烈。不過王韋力提醒,幼童仍屬高風險群,越來越多幼童因感染新冠而出現「喉嚨痛」症狀,成人亦有類似情形,民眾若近期出現喉嚨痛等症狀,應提高警覺,考慮新冠感染可能性,同時也建議補打新冠疫苗,以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。
疾管署數據顯示,截至5月11日止,國內新冠JN.1疫苗累計接種209.9萬人次,全國接種率8.75%,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為18.2%、0.33%,呼籲滿6個月以上且尚未接種新冠 JN.1疫苗者應儘速接種。此外,已接種1劑且間隔6個月的65歲以上長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,應再接種第2劑,以提升免疫保護力。
疾管署提醒,雖然新冠病毒感染多為輕症或無症狀,但病程仍有機會發展為中重症,民眾快篩陽性後,如出現下列重症如呼吸困難、持續胸痛或胸悶、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、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、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等症狀,務必立刻就醫。另兒童感染新冠的警示徵象為: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、退燒後持續或活動力不佳、持續呼吸急促胸悶胸痛、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、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解尿,也請家長儘速帶往就醫。
05-15
05-15
05-15
05-15
05-15
05-15
05-15
05-15
05-15
05-15